B、腹部增強CT
C、盆腔增強CT或超聲波檢查
D、胸部X線片
E、鋇餐造影
F、KRAS突變檢測
目前已知與家族性彌漫型胃癌致病相關基因的胚系突變包括()A、P53
B、KRAS
C、BRAF
D、MET
E、CDH1
F、APC
其家族中,女性還應該警惕的腫瘤是()A、肝癌
B、肺癌
C、結直腸癌
D、乳腺癌
E、黑色素瘤
F、腎癌
第1題
氣短乏力等不適。當地醫院行胸片及胸部CT檢查發現縱隔腫物,約4cm×3cm大小。患者既往體健,無特殊病家族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為( )A、淋巴瘤
B、胸腺癌
C、肺癌
D、淋巴結結核
E、胸骨后甲狀腺腫
F、生殖細胞腫瘤
(提示 患者療前CT示:左前縱隔不規則軟組織腫物,約4cm×4cm×3cm。余肺未見異常結節或實變。縱隔4R、3區、6區多發淋巴結,最大短徑約1.4cm。胸腔及心包未見積液。)淋巴瘤大縱隔的定義是( )A、縱隔腫塊最大徑≥5cm
B、縱隔腫塊最大徑≥7cm
C、縱隔腫塊最大徑≥15cm
D、前后位胸片上縱隔腫瘤最大橫徑大于5/6胸椎椎體間胸廓內徑1/3
E、前后位胸片上縱隔腫瘤最大橫徑大于5/6胸椎椎體間胸廓內徑1/2
F、前后位胸片上縱隔腫瘤最大橫徑大于5/6胸椎椎體間胸廓內徑1/4
根據Ann Arbor分期,淋巴瘤B癥狀包括( )A、皮膚瘙癢
B、發熱
C、盜汗
D、體重下降
E、皮疹
F、飲酒后淋巴結腫痛
(提示 患者行胸腔鏡下縱隔腫物活檢術,術后病理明確為:霍奇金淋巴瘤,結節硬化型。完善檢查,血象、肝腎功能、骨髓檢查、腹部CT大致正常。ESR:10mm/h。)根據目前檢查,患者分期為( )A、Ann Arbor ⅠB期,早期預后良好組
B、Ann Arbor ⅠBX期,早期預后不良組
C、Ann Arbor ⅡBX期,早期預后良好組
D、Ann Arbor ⅡBX期,早期預后不良組
E、Ann Arbor ⅠA期,早期預后良好組
F、Ann Arbor ⅠA期,早期預后不良組
(提示 患者行ABVD方案化療4周期效評價CR。)按照患者目前情況,接下來的治療應該( )A、因為患者療效評價CR,所以等待觀察
B、因為患者療效評價CR,所以鞏固治療,采用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
C、因為患者療前存在大腫塊,所以做放療,僅對大腫塊區域進行照射
D、對療前受累的區域進行累及野放療
E、患者存在眾多不良預后因素,所以應行擴大野的照射,采用次全淋巴結放療
F、患者存在眾多不良預后因素,所以應行擴大野的照射,采用斗篷野放療
對于HD早期預后良好組的患者,化療后給予累及野放療的最小合適劑量為( )A、15Gy
B、20Gy
C、25Gy
D、30Gy
E、35Gy
F、40Gy
第2題
尿病病史。查體:ECOG=1;雙側頸部數枚腫大淋巴結,質韌、活動;余無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無異常;LDH 128 U/L;乙型肝炎5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頸部和胸部CT:雙側頸部多發腫大淋巴結。腹部和盆腔CT:未見異常。左側頸淋巴結活檢: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CD20(+)。其IPI評分為A、0分
B、1分
C、2分
D、3分
E、4分
F、5分
其分期為A、Ⅰb
B、Ⅱa
C、Ⅱb
D、Ⅲa
E、Ⅲb
F、Ⅳb
初始治療方案為A、受累野放射治療
B、次全野放射治療
C、利妥昔單抗單藥治療
D、利妥昔單抗+全身化學治療,3~4個周期
E、利妥昔單抗+全身化學治療,6~8個周期
F、利妥昔單抗+全身化學治療,3~4個周期聯合受累野放射治療
G、高劑量化學治療+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
第4題
A、年齡>70歲
B、腺癌
C、局部腫瘤直徑>4 cm
D、宮頸肌層外1/3受侵
E、淋巴血管間隙浸潤
第5題
A、無須進一步治療,定期隨訪
B、術后放射治療
C、術后化學治療
D、三苯氧胺內分泌治療
E、曲妥珠單抗(赫賽汀)靶向治療
第8題
A、對于進展期惡性腫瘤,超聲、CT和MRI均可有助于顯示病變范圍和轉移
B、CT增強掃描有助于鑒別盆腔內髂血管影和腫大淋巴結
C、前列腺的超聲檢查可經腹部或直腸途徑進行
D、MRI能較早地發現前列腺癌
E、CT平掃容易鑒別腫大淋巴結及髂血管影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